• 曾茜:中国旅游城市开发普遍处于缺乏可持续发展
  • 来源:http;//www.xiakeyou.cn 编辑:xiakeyou 时间:2012-2-7 点击:
  • 旅游_中国网

    三亚宰客,把偌大一块金字招牌几乎弄砸,怪不得现在很多人宁肯舍近求远去国外海岛游,能用更合理的价格购买更优质的景致和服务,用脚投票的旅游者当然都算得清这笔账。所以,投诉增多游人减少不过是短时效应,真长此以往,虽眼下是你磨刀霍霍宰他人,但你这刀终归会架在自己脖子上。

    与三亚殊途同归的,还有因自身管理混乱被“限期整改”并面临降级危险的少林寺景区。号称天下第一名刹的少林寺景区代表着另一种抠门式旅游管理方式:只想坐吃山空,只赚钱而不投入。所以,这个春节创全国五A级景区中客流量和收入降幅最大还算便宜,长此以往,其结果也等于自杀。

    更不幸的是,三亚和少林寺景区都非孤例或偶然,2011年末的一次例行景区暗访,全国24个5A级景区就有13个出现问题。低价低质、高价低质,付出和服务不能相匹配,都凸显了中国旅游城市普遍处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暴力开发中。

    如果管理者记性够好,当初全国各地大兴旅游业,大背景正是咱们国家从各类发展惨痛教训中,逐渐意识到那种低端制造业、高耗能高污染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势在必行,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强调生态和环境留人的旅游业便成了多数城市转型方向的首选。

    但旅游发展到今天的成绩单并不喜人,转型不过再次沦为一次挂羊头卖狗肉的恶性竞争,无论是宰客还是自残,都明显延续着过去那种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旧有发展思路,产业结构和发展思路调整的深谋远虑终成一厢情愿的空话。

    正是在这样的发展思路下,才使得中国旅游业怪象层出———为什么戒律森严的寺庙景区被一些居心不良者承包并敢公然连吓带骗地掏空旅客腰包?为什么全中国旅游城市的纪念品大都雷同而无地方特色?为什么你心驰神往的古迹美景竟因得不到起码的保护而日益凋零……正是因为这些谋取短期利益的旧有发展理念作怪,他们非但没有完成原有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反而是换个战场进行新一轮自杀式掠夺,这样的发展,谈何可持续?

    有人抬出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需求推高物价和附生产品价格天经地义。的确,赚钱是经营的本能,但希望企业家也应流着道德的血液,这并非是让企业让利于民,而是为保护企业的长远利益着想。如果旅游城市的发展纷纷背离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基本前提,那游客的逃离将使得所有关涉经济账的如意算盘全部落空。

    其实,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健民所说,个别政府没有把旅游当做一门学问对待。但三亚和少林寺景区的旅游危机已然显现,这门学问若再不勤加修习,这样的自杀式惨剧将会不断上演。

    作者:曾茜

    发表评论>>文章来源: 成都商报

  上海工商 

申明:本网站是为游客提供综合性旅游信息的服务网站,部分文章或图片取自互联网,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若未提出,我们将视为认可!我们一直在努力